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教育 > 培训 > 正文

助人“利他”也“利己” 互惠美德应珍惜

2024-03-20 10:02:39香港文汇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互惠互利,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之一;但是从生物、社会演化的角度来看,互相帮助这种生活模式,又是如何出现的?在怎样的条件下,互惠互利才慢慢成为我们认可的行为模式?今次就和各位简单探讨一下。

  互相帮助是生物的天性吗?

  此处谈论的互相帮助更多的是一种“利益来往”,今天我帮助了你,明日或许就是你“回馈”的时候,到最后我得到的,可能比付出的还要多,所以互相帮助终究还是对自己有益。不过,生物之间这种由利益导向的互助,好像又没有那么简单。一些群居的动物好像只会帮助自己的血亲,而人类有时却会毫不在意地帮助初见的陌生人,似乎并不看重回报?

  要解释人类互相帮助的行为,研究人员一直有两个主要的理论。其一认为,以往我们生活的社区较小,因此纵然今次遇见不认识的人,以后还是会重遇的,所以帮助陌生人,未来还是会得到报答;及至后来社区愈变愈大,有些人可能真的是“一期一遇”,但我们还是保留了互相帮助的习惯。

  另一个理论认为,帮助团体中不认识的人,还是会对团队有整体的利益,尤其是当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竞争,提升群体的整体利益就变得十分重要。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认为基因是“自私的”,动物和人类面对与自己基因相近的人往往会体现出“利他性”,恰恰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延续下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会以血缘为纽带,组成一个团体来行动。

  那么究竟哪个理论是正确的?研究人员运用电脑作了多个模拟,发现这两种机制似乎都不能产生互惠互利的结果。比如,假如我们都会重遇我们的“恩人”,而我们也都很乐意报答对方,却不能担保我们的回报会比“恩人”付出的多,因而变相伤害了施恩的人,久而久之,我们也不会有互相帮助的念头了。至于“群体之间的竞争”呢?一般来说,一个个体不会永远地留在同一个团体中,所以两个人有时是互相合作的伙伴,但有时却是争取资源的竞争对手,合作与竞争的利弊权衡下,个体反而不会选择相互帮助。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把“群体竞争”和“长远回报”的机制一齐放进同一个模型中,就几乎每一次都可以模拟出互相帮助的现象。

  为了印证现实世界是否也是如此,研究人员找了新几内亚的两个群体,进行了一个实验:每个参与者可以自由决定把多少的金钱转到另一个参与者的手上,然后收到金钱的参与者再决定回报多少。结果发现,如果两位参与者都属于同一个群体,那么第二个参与者回馈的金额,就会比他收到的多;但是假如两位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团体,第二个参与者就会回报比他收到的更少的金额。这跟模拟的结果一致。

  人类之间有许多文化、宗教、思想等等的差异,群体的概念十分明确,团体之间既有竞争,亦有合作,而团体中的个体亦会考虑自己在每个团体间的利益。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了互利互惠这种行为的出现。而对于动物来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加单纯,互助的情况也相对更少。

  小结

  还有什么因素影响我们互相帮助?这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不过如此看来,互惠互利这种美德的出现,一点也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呢!

  ◆杜子航 教育工作者

  早年学习理工科目,一直致力推动科学教育与科普工作,近年开始关注电脑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责任编辑:jiaoyu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