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的士业非改革不可

2024-08-05 05:01: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改善的士服务质素,政府继日前发出5个车队牌照外,亦会在下月实施的士司机扣分制。尽管如此,但《大公报》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拒载、兜路、滥收车资问题仍然存在。事实说明,单靠行业自律效果有限,必须多策并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政府引入车队经营模式,无疑是迈出了的士业改革的一大步。但现时牌照数量太少,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竞争仍属未知之数;的士扣分制亦依赖乘客举报,难以主动发现问题,更难以形成制度性约束。长远而言,政府需要有更多举措确保业界得以良性发展,而网约车合法化便是其中一个呼声最高的方案。

  目前网约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法律监管,以及缺乏有效保险,客观来说,这些都不算是不可能解决的难题。而且除Uber外,还有许多海外网约车企业对香港市场有兴趣。比如新加坡网约车平台TADA,凭着零佣金策略在东南亚地区做出不少成绩,其行政总裁日前预计今年底可投入香港市场,届时会招募约3千架的士。而内地的打车平台如滴滴打车等,亦看重香港市场。对于以“抢人才”“抢企业”为主要政策方向的特区政府来说,没有理由拒人于千里。

  而即使是本地的士业界,其实也未必如一些人所想,必然与网约车水火不容。昨日便有业界人士提出建议,政府可以干脆考虑发放“网络的士”牌照,作为传统的士的补充,不但能引入规范的营运模式,也可以与传统的士分开“跑道”。但不论如何,如何规管网约车、与的士业界具体上如何互补,大前提都必须要政府主动引导。随着未来新的士车队成立,政府亦应适时进行检讨和评估政策成效。

  的士往往反映了游客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香港现时正全力推动“盛事经济”,努力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目前已经取得良好成效,绝不能因为其中一个环节而“前功尽弃”。持续推进的士行业改革,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更符合市民的期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