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教育思考/科技创新教育让香港青少年走得更远\李晓迎

2024-08-02 05:01: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决定是中共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专章部署后,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仅在未来一段时期为内地的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香港教育界、科技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自回归祖国后,香港在教育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跳跃式发展,在国际各项竞赛与教育评价中,无论是基础教育抑或是高等教育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尤其是伴随着香港不断融入大湾区与国家发展大局后,一项项代表着国家对香港厚爱的举措的落实,都为香港教育的发展增添不少动力与生命力,如高教界的国家科研资金“过河”,基础教育界可以参选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再到最近的首次有港人入选第四批预备航天员载荷专家,香港高校积极参与航天科技发展等等,这些都让香港科技发展从过往只专注在眼前的“小确幸”,转变为多层次、更广阔的去看到世界发展与趋势,也让世界看到了更有活力的香港。

  相比于香港高教界一系列重大政策落实与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香港基础教育界的科创发展则在特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方面的需要,在课程上积极推动STEM课程,为高等教育和香港未来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好准备。同时,教育局还透过向中小学提供“一笔过津贴”、设立优质教育基金快速通道、设立全方位学习资助等方式推动中小学在科技与创新教育方面的发展。为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下人才预备的重要基础。

  虽然近几年因为疫情而阻碍了各地人们的交通与往来,但却没有削减香港学界透过网络、视讯的方式参加本地、全国与国际科技与创新赛事的热情,例如近些年有机构组织香港学校和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香港学生不仅获得一、二等奖的佳绩,更获得“中国科协主席奖”这一奖项。

  今年香港学生亲身参与制造的首颗人造小卫星成功升空,打破了香港基础教育界科技发展只聚焦在民生与电脑软件发展领域的局限性。早前首次有香港学校组队参加“冷湖火箭排行榜”活动,学生们亲手制作了小型固体燃料火箭模型,并透过系统学习火箭设计、发射与回收的原理,不断迎难而上,克服各种挑战,取得了总成绩第二名的佳绩。

  为教师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这些科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解难、实践能力,还能形塑了香港学生参与国家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归属感。虽然这些傲人的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香港整体科技与创新教育的成果,甚至可以说是个别的成绩,不具有普遍性,但对于创新科技教育起步较晚的香港来说,仍是值得振奋,并让人们看到了香港在创新科技教育方面发展的希望。

  创新与科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发展的领域,这比拼的不只是传统的科学教育质量与重视纸笔评估的应试能力,而是学生的批判与创新、动手与解难、知识转化与实践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基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理念的范式转换。在这种转变下,不仅需要特区政府在政策上给与积极的推动与支持,更要从办学团体、学校管治、课程发展以及家长教育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入手,做到全面部署,准确落实,有效评估。否则科技教育的停滞发展,必定会带来科技落后与本地人才培养的凋零,因此落实三中全会的部署,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任务,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

  为了应对这一战略的需要,香港教育界在发展创新与科技教育时既要重视广度又要重视深度。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发展的基石。如果学校只是拿着“一笔过津贴”搞搞样子,买买外判服务,这只是自欺欺人,所谓的广度也是暂时的,更谈不上深度。而没有深度的教育既培养不出人才,更不能指望未来有任何科技创新。因此上到教育部门,下到办学团体,都要在着手开展和发展相关课程、活动前,应先盘点一下自己的“家当”,从而了解和制定哪些应是优先发展项目,哪些是有条件发展项目,更要积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空间,让教师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教师绝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来装备今天学生以迎接未来不可知的世界。

  如何让学生──我们未来的人才在学习中所学、所见、所做都能轻松应对未来变化,减少差距?这无疑是今天基础教育界发展的重要难题。面对这个难题,夏宝龙主任表示:“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把事情一件件做起来”,也许是一个解决方法。

  香港未来教育协会总干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