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北京观察 | 改革的弹性

2024-07-25 04:03:33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总体部署。《决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多次出现“自愿”“自主”“允许”“弹性”等表述,充分彰显了改革的柔韧性与灵活性。譬如,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这些极富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直接回应了延迟退休、房地产市场、科技创新、农村地权等诸多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改革诚意与民本思想,也贯穿了保护创新、尊重实际的改革方法论。

  改革必须实事求是,而最大的“实”,就是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水平不均衡,利益诉求多元化。所以,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必然脱离实际,成为改革的大敌。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逻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众多领域赋予地方、基层、民间以更大的弹性空间与自主选择权。以备受关注的楼市为例,面对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及经济稳中求进的客观实际,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松绑举措。而《决定》在最高层面一锤定音,令政策走向更加清晰明朗,改善市场预期,为住房保障和住房投资开辟新空间。

  又如,延迟退休牵涉每一个人,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必然。然而,不同行业、岗位、学历、收入水平、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的人,对延迟退休问题持有巨大的价值差异。确立“自愿、弹性”原则,包容、审慎地推进,看似纷繁,却是最平稳的路径,也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相反,若强行搞“齐步走”,反而会严重滞碍改革。

  改革的弹性不是放任,而是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探索创新有机结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协调各方利益,凝聚全社会共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提振改革信心,共享改革红利。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