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补齐创科短板 加速成果转化

2024-07-05 04: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昨日到访香港大学初创企业燧氏科技,了解本地初创企业的发展和本港科研成果的转化。他表示创科局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大力扶持本地初创企业,包括检讨创科创投基金、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以及稍后开始第二批“产学研1+计划”申请。特区政府推动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前瞻性及针对性,是推动香港创科加快发展的重要一步。

  香港发展创科的其中一大优势是高等教育发达,拥有五所全球百大的院校,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国际化水平也很高。另一方面,香港亦存在明显短板。一是香港在产业化、人才市场、应用场景方面,空间相对较小;二是过去的特区政府奉行“小政府、大市场”原则,对科研投入不多,对创科支持不足,这就导致研究成果难以落地。科技大学前校长朱经武曾慨叹,香港投放于科研的经费不足,亦没有实质的政策协助业界将科研成果商品化,令不少优秀的科研项目白白浪费。

  现届特区政府上任两年以来,情况出现很大的改变。去年10月推出的“产学研1+计划”,可谓有的放矢。此计划旨在资助院校有潜质成立初创产业的团队,将研究项目商品化,资助金额由一千万元至一亿元不等。早前公布首批24个落实参与项目,集资金额达10亿元。当中5个由科大团队承担,涉及基因治疗、癌症肿瘤成像、污水处理、感测晶片和人工智能机械人等,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孙东昨日预告,即将开始第二批项目申请,按照政府及企业1:2的配对原则,企业最多可申请到2亿元。这意味着政府资助加码。事实上,在“产学研1+计划”下,初创企业得到的不仅是起动资金,更可以在政府协助之下与产业合作,打通科研成果商品化的最后一里路,最终将创意变成产品,改善人类的生活,并推动发展经济,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特区政府还将检讨创科创投基金,通过优化基金投置,可以推出更进取、更贴近市场的新方案。早前港投公司与两家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这不单是政府参与企业发展,更创立新型的“领投模式”。在此模式下,帮助创科企业实现“从零到一”的蜕变,而港投公司建立的创科平台则实现“从一到无限”的转变,加速形成香港的创科生态链。

  共建大湾区,则是香港发展创科的另一大有利环境。香港与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创科方面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双方联手可谓“天作之合”。近日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指出,香港科研实力位于全球“第一档”,不足之处则可以通过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来解决。特别是香港北部区域的重新规划,将香港科创与深圳、广州的科技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人才的交流更加充分,在应用场景、企业的部分,亦为香港业界提供更大的空间。他强调,透过河套合作区的成立,港深双方可加深项目深度合作,把产学研充分结合起来,达到强强联合、协同发展的效果。

  从“抢人才”、“抢企业”,到推出产学研一体化、大力扶持初创产业,再到创新与独角兽企业的合作模式,这些政策连番推出,令人感受到特区政府在发展创科方面的务实进取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拚经济、拚发展的今天,管治理念的创新,是香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在国家支持、特区政府全力推动、业界和衷共济之下,香港发展创科渐入佳境,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这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