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教育 > 职业教育 >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自讨苦吃” 田间地头读研

2024-05-07 11:35:43大公报 作者:李阳波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邓文凯(右)在和田红枣试验地测量骏枣叶色值。\受访者供图;右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邓文凯(左一)与团队成员张莹(左三)和当地维吾尔群众交流枣树种植。\受访者供图

  2023年隆冬时节的南疆,片片枣园已经悄然“休眠”,然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和田策勒县红枣实验基地的一员,在农閒时节抽空回到学校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邓文凯硕士研究生,正忙着把新疆红枣实验基地带回来的一批样本,做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

  奋斗是青春底色,吃苦奉献是成长阶梯。邓文凯笑言,枣园能“休眠”,人可不能閒。团队在新疆推广枣宽行栽培模式及其栽培关键技术应用于64万亩枣的种植中,增加综合效益2.7亿元以上。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创建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创建科技小院的初衷,是想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模式,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和服务,切实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最开始,科技小院主要帮扶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更新和升级,是1.0的精准帮扶模式。后来,小院增加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助推产业兴农,升级到2.0产业扶贫模式。如今,小院接续和升级脱贫攻坚中的经验,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是3.0模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这是“科技小院”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科技小院模式推广,吸引越来越多科研院所、高校加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其中之一。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成立泾阳蔬菜科技小院,服务咸阳3个县、17家示范园区。

  新疆是中国红枣主产区,枣树是当地农民“摇钱树”。然而品种结构单一也成为新疆红枣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昌吉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站正式成立,从此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学生,接续、围绕新疆红枣产业开启了一段田间地头的“读研”之旅,更唱响了一曲激扬奋进的大漠枣乡青春之歌。

  自己成“沙人” 仪器不能进一点沙

  2021年,邓文凯跟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知名红枣专家韩刚开展红枣研究,2022年6月,他随团队一行来到新疆和田策勒县红枣实验基地开展研究。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新疆当地政府共建的科研基地,这里主要承担着南疆枣种质资源创新筛选利用,以及栽培模式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与示范推广等任务。

  与邓文凯一起来到新疆和田策勒县红枣实验基地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子们,大多20岁出头,驻点期间,他们全程参与到枣园的各个生产环节。面对时不时便来“捣乱”的沙尘暴,这批学生们,一把扯下衣服便罩在仪器上。团队成员张莹说,自己可以被沙子裹成“沙人”,但宝贝仪器绝对不能进一点沙。

  虽然辛苦,但是科研数据却逐渐积累起来。“把知识带到天地里面来学,把实验做在新疆和田的大地上,把试验成果带给当地的老百姓。”最令邓文凯开心的是,日复一日的相处,让当地果农逐渐意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他们对科技的需求变得迫切,总想再多学一点。

  “农民笑脸 就是最大动力”

  团队摸索创建了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南疆枣宽行栽培模式。该模式采取隔行、隔株间伐,调整株距和行距,降低栽植密度,更加通风透光,提高单株营养利用率,并实现大部分的机械化操作,便于管理,减少投入、降低病虫害。

  在新品种、新模式和关键新技术应用的共同加持下,团队在新疆推广枣宽行栽培模式及其栽培关键技术应用于64万亩枣的种植中,增加综合效益2.7亿元以上,带动了当地红枣栽培技术的提升。

  “‘七月鲜’红枣,不仅果形好、味道佳、产量高,也是我们果农增收的主要来源。”去年9月红枣收获季,在新疆昌吉、石河子、伊犁等红枣主产区,提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培育的“七月鲜”红枣新品种和新种植方式,枣农交口称赞。“农民丰收的笑脸,就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最大动力。青春力量会在这里接续奋斗。”谈起未来,团队每一位年轻成员满怀信心。

责任编辑:jiaoyu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