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两弹一星”勋章送人 与诺奖擦身而过 周光召一生情系科技强国

2024-08-24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两弹一星”元勳、著名物理学家、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本月11日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95岁。周光召三个字留下来的精神与力量,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更多的人为科学、为强国继续努力奋斗下去,作出自己的贡献。\叶中敏(文、图)

  1980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全球华人物理学家从化会议,杨振宁、李政道理所当然是媒体采访焦点;笔者想另辟蹊径,四处打听当时中国物理学界除周培源、赵忠尧等老先生外,有何“猛料”可以“突击”访问?结果,从不同人士口中听到的都是同一个名字:周光召。

  物理同行异口同声地说,中国人拿诺贝尔奖,杨李之后,就是周光召。

  周总理亲自交涉回国

  好不容易,在身前身后总是围着一堆人的人丛中找到了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士,一听笔者来意,他立即转身就走。笔者使出“绝招”:你不肯接受采访,我就只能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写出来,你就要拿诺贝尔奖,还有当年在苏联被扣不能回国……如此一来,“对手”只好软化:“你要问什么?不要乱写。”

  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周光召与另四名优秀学子一起,被派到苏联莫斯科著名的杜布那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学习和工作,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方法,成为日后贋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研究的基础,个人从此声名鹊起,学术前途无可限量。

  然就在这时,中苏关系变化,苏联专家撤走,中国必须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的进军号角吹起。为了国家民族大业,为了建造和发展中国自己的核武器,正处于高能物理理论研究顶峰的周光召,毅然决定抛下一切个人名利,只身回国,投入到艰苦创业道路上去。而由于个人能力已备受关注,回国道路遇到重重障碍,直到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周光召等留苏人员回到中国,在华苏联专家才可以离开,事情才得以解决。

  “九次计算”攻克难关

  正如周光召本人所说,中国自行研制成功发射的“两弹一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千千万万各行各业、各个大小岗位上努力工作、付出汗水的劳动者的共同成果,但是,人们只要谈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特别是内行人,总要念念不忘“九次计算”这一段“掌故”:当时,苏联专家撤走,不留下片言只字任何材料,以邓稼先为首调派到罗布泊的中国核物理精英,大家凭记忆逐点拼砌苏联专家的资料,但是,动用了整个房间那么大的计算机,几组人一次又一次的计算,还是得不出苏联专家材料上的关键数据,实验工作无法展开。

  这时,一向头脑清晰冷静过人的周光召,抛开了计算机和材料上的数据,从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就用一张纸和一支笔,计算出了原子弹爆炸过程中根本不可能出现那样的数据,相关数据是不存在的。如此一来,闷局打开、谜团破解,理论团队的工作得以突破性推向前进。最终,原子弹研制方案交上中央、交到周总理面前,方案上签名的负责人是邓稼先、周光召。

  1999年9月,中央向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23人颁发了“两弹一星”元勳勋章,周光召是其中一位,闪烁千载的功勳与光荣挂到了他的胸前。但是,此后无论任何情况下,有人要谈功绩、问贡献,周光召的回答始终是“千军万马”,“我只是其中之一。”

  多年前,笔者往访周院长家,提出要看看“两弹一星”勋章,少不免还要拍个照吧?不料得到的回答竟是:勋章已经送人了!笔者这一吓,确实非同小可,连忙追问:“送给谁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也会送人?”好个周院长,若无其事地回答:“送给我小学一年级的母校了。”

  周光召父亲是一位公路工程师,当年修一条公路就搬一次屋,周光召从小长大,每年转换一次学校,直到高中才固定下来。那所赠送勋章的小学在家乡湖南长沙,他只读过一年就转校了:“获奖后他们来信邀请我回去讲话,看到旧日的老师同学,还有现在的小孩子,见到奖章那么高兴,我就送给他们了,希望他们日后长大学科学,为国争光。”

  放弃研究出掌中科院

  “两弹一星”光耀华夏,“十年浩劫”历尽艰辛。局面回复正常后,周光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重返物理世界,继续做他的研究工作,不受外界打扰。然而,当时百废待举的科研事业,亟需在专业和行政上都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才出来担当重任,才能团结战斗,再创辉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都在向他招手,无法推却。为了国家利益和科研人才培养,他又一次放下了个人追求和理想。

  走上科研工作领导岗位后,周光召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处事公正,肯听意见,以理服人,工作有了很长足的发展,包括团结各界支持国家的科研事业。其中,香港爱国实业家查济民先生生前成立的求是科技基金会,就是一例。基金会礼聘杨振宁、陈省身、简悦威、周光召等为评委顾问,每年为杰出科学家颁发成就奖,奖金100万元,首批获奖者为十位“两弹一星”科学家。当时,内地包括一些资深科学家,对外界颁奖评奖活动颇有微词,但周光召认同评奖利于帮助科技工作得到更大关注,也有助部分科研人员改善生活、提高士气,因此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出席评选活动及颁奖礼。事实是,基金会数位评委均在国外生活,每年的评选工作实际上都是由周光召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众多提名中初步选出获奖者,再于评选会上作讲解推介。

  在求是基金会长达20多年的颁奖活动中,获奖者当然不乏中外知名的大科学家,但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如长期在新疆地区从事沙漠治沙工作的一个无名团队,就曾登上求是颁奖台,获得百万奖金,令团队中人感动不已。不作吹捧,不忘基层,不讲关系,正是周光召一贯的工作作风,也是他得到广泛认同与尊重的原因。

  周光召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在个人行事作风上也同样一丝不苟,有时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最不喜出席什么开幕礼或宴会之类,实在无可推却也一定会在致辞之后立刻离场,不作久留。

  生活简朴反对讲排场

  在国家科研事业上担当要职、举足轻重的周光召,生活上俭朴简单,数十年如一日,家中午饭由司机老刘往政协饭堂买回,周夫人去世后,连午晚两顿都是到政协饭堂买饭,上顿吃了自己动手洗干净饭盒再买下顿。周夫人去世后,在中科院同人几经劝说下,周光召同意僱一大学生作为生活助理,但声明要男生不要女生,品行学业良好之外,最好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这样工资收入可以帮助他改善家人生活。”可惜人未雇到,周院长已病倒住院了。

  与诺贝尔奖可能只是一步之遥,“两弹一星”勋章也慷慨送给了小学一年级的“母校”小朋友,周光召一生喜爱宁静、简单、平凡,从不突出自己,最好大家都忘记他,不过,一个这样的伟人、好人,人们又怎能不怀念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