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弦起》缘起\周光蓁

2024-08-12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栏连续两周提到新书《弦起──香港中乐团环保胡琴的孕育及诞生》。那是乐评前辈周凡夫的遗作,为一个千里之行工程,记录始于足下的一刻。

  香港中乐团环保胡琴的研发,周凡夫几乎见证全程。他从乐团一九七七年成立时说起,当时柳琴首席阮仕春已经负责乐器改革,主要钻研柳琴和阮咸,一九九二年凭“双共鸣箱柳琴”获国务院文化部颁发“科技进步二等奖”。翌年获聘为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乐改专家组”十三位成员之一,组长是民乐泰斗彭修文。

  二○○一年香港中乐团公司化,从根本改变了乐改方向,由阮仕春的个人行为,改为整个乐团的集体行为。而大力推动乐改的乐团总监阎惠昌是彭修文的得意门生,继承老师乐改遗志。

  书中详细叙述乐改,从北京、上海等专家的议程,到如何在香港中乐团落实,过程微妙。例如五个胡琴声部,本来根据专家组“急用先做”原则,首先改革低弦乐器。结果首先成品是最小的环保高胡。至于抗拒最大的二胡声部,二○○八年乐团出访英伦,结果在大型演出场馆排演时,二胡声部的音量较其他声部严重衰减,不改不行。当时向阎惠昌点出问题的,正是随行的周凡夫。

  书中提到环保胡琴接受不同考验和专家汇报,笔者也经历其中的一幕。二○○九年十一月,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后,获邀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一场环保胡琴演示及研讨会(见附图)。当时天气严寒,但环保琴演出重奏、合奏曲目,丝毫没有受温差影响,专家们亦在研讨会上予以肯定。

  《弦起》一书面世,证明周凡夫别具慧眼,洞悉乐改千秋大业,其实已经在我们身边起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