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艺象尼德兰/德.希姆笔下的明青花瓷\王 加

2024-09-10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扬.大卫兹.德.希姆静物特展一瞥。\作者供图

  人生中的缘分,是偶然也是必然,说不清也道不明。

  此次尼德兰艺术深度之旅启程前,刚给《西学东鉴》专栏截稿了一篇关于“荷兰黄金时代”静物画中包含明青花瓷的文章。里面特别提到了“华丽静物”(Pronkstilleven)题材的创始人之一扬.大卫兹.德.希姆(Jan Davidsz.de Heem)。哪曾想,也就半个月后,竟然在安特卫普的斯奈德斯和洛克斯之家偶遇了德.希姆的静物专题展,喜出望外之余,也有些命中注定的意味。

  想看散落在欧洲的外销青花瓷,实物要去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满屋子的明清青花瓷器都是选帝侯强力王奥古斯都二世买的,还为城外不远的小镇迈森开设瓷器厂试图复刻,结果青花瓷没烧出来,阴差阳错研发出了迈森白瓷;若是看画,则必须要从“荷兰黄金时代”的静物画中找寻了。静物画能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全面崛起和独立成派,真要拜全民购画的十七世纪荷兰共和国所赐。此画种在荷兰语中称为Stilleven,英语顺着它叫Still-life,意为“静止的生命”;而到了意大利就变成了Natura Morta,“死去的自然”。一生一死,因宗教改革改信新教的荷兰人,为静物画赋予了更多哲学意味。画中带骷髅、时钟、沙漏、蜡烛、苍蝇等物品的多是静物题材中的“虚空画”(Vanitas)类别,蕴含生命转瞬即逝的哲思。而包含各类金银器皿、鹦鹉螺杯、明青花瓷等珍贵进口货的静物画则被归类为“华丽静物”。其诞生背景源于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共和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和海运商贸的繁荣,让来自全球的珍贵物品从阿姆斯特丹港口登上欧洲大陆。物质生活的富足让身处上流社会的荷兰富人们有了“炫富”的念头,扬.大卫兹.德.希姆所引领的“华丽静物”也应运而生。

  作为故居博物馆的斯奈德斯和洛克斯之家,室内空间远不算宽敞。正所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德.希姆的特展竟能收录了几十幅出借自全球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静物画真迹,颇令我意外。展览系统地梳理了这位生于“荷兰黄金时代”乌德勒支城,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成名并生活多年的静物画巨匠璀璨的艺术之旅。若问观感,最大的感触便是“纤毫毕现”四字了。

  自中世纪福音书开始,尼德兰地区的绘画素有细致入微的传统,画家们最致力于呈现的始终是对事物质感的逼真还原。欣赏德.希姆“华丽静物”中的饕餮盛宴,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是餐桌上那些晶莹剔透的果蔬葡萄、闪闪发亮的金银餐具、光泽丝滑的绒面桌毯,以及釉面润泽的明青花瓷……画家的妙笔生辉能够如实在画布上重现每种物品的质地和纹样,这其实已经超越了技法的层次。出生于乌德勒支的他一定深谙“乌德勒支卡拉瓦乔派”成员们对光影的用法,因此暗色背景下的高光让奢华的餐桌更显夺目。在他笔下所有的物品中,明青花瓷无疑最令我倍感亲切。平视、仰角、斜放……德.希姆在画中不断地变换着对这类珍贵舶来品的角度,力图最大限度地表现其精美的纹饰。不仅如此,他对青花瓷的薄胎以及淡雅柔和的胎釉光泽感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淡雅古朴且几乎没有反光,蓝白相间的明青花瓷在色彩斑斓的餐桌上平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清新感。其脆弱的易碎本质虽也蕴含哲学隐喻,但出现在“华丽静物”中的这些舶来品更多的是在炫耀那个物欲横流却盛极必衰的“荷兰黄金时代”。不过,德.希姆肯定不会知晓,出现在他和晚辈威廉.卡尔夫(Willem Kalf)画中那些以“炫富”为初衷的明青花瓷,将在不经意间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涉及多个艺术领域的“中国风”(Chinoiserie)潮流。

  从斯奈德斯的故居赏罢德.希姆的特展,意犹未尽且感触颇多。迈进隔壁洛克斯的故居看常设展,突然,一缕金色的暖阳撕破了阴霾天的云层,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房间恰好洒在我的脸上。虽仅停留了大约半分钟时间,却顿觉有种强烈的感应:无论是我的激情、热爱还是旅途偶遇,一切均是最好的安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