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门2023资料大全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再读朱启平\朱昌文

2024-08-29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朱启平新闻通讯选》。

  八月十九日早上,我看到社交平台上出现一篇于四年前同一天刊出的我写的文章:“重读《落日》”,马上记起早四天的八月十五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七十九年前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同年九月二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投降仪式,正式签署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日本投降矣!”《大公报》于当年八月十五日用超大号的五个铅字,向全国报道了抗战胜利的消息。这五个字,力透纸背,既说出了全国军民浴血抗战最后胜利的苦涩欢欣,也浸透了大公报人以笔抗战辗转棘途的感慨。《大公报》名记者朱启平当年九月二日登上了“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眼见证了日本投降仪式这历史性的一幕,随后他写出了一篇长约四千字的新闻通讯《落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反响强烈,传诵一时。许多记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的新闻专业的教材。

  虽然我和朱启平曾有一段时期在《大公报》共事,但由于彼此工作部门不同,少于交往,所以对他了解不多,于是这次再从书架上找出他的遗著《朱启平新闻通讯选》,认真阅读他的夫人、儿子、同事和好友所写的悼念文章,加深对这位受人尊敬的新闻工作者的了解。

  我得到这本《朱启平新闻通讯选》有来由:一九九九年七月我在美国三藩市《金山时报》工作时,拜访朱启平夫人孙探微大姐,获她赠我这本朱启平离世后才出版的遗著,她并在书的扉页上签上名字。朱启平夫妇都是我的前辈同事,他俩工作认真,平易待人,与同事们相处融洽。朱启平于一九八四年退休后与妻子移居美国,与在那里工作的儿子一同生活。到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因患病离世,享年七十八岁。翌年,他的老同事、《大公报》驻北京记者吕德润遵照他在病重时的委托,与孙大姐合作,将他过去几十年来所写的几十篇作品汇编成册,于一九九五年出版。

  今天再翻开朱启平这本遗著,首先看到数十张朱启平家庭、朋友、工作和生活的照片,恍如见故人,他的音容笑貌仍印在脑海,不胜感慨。朱启平夫人孙探微大姐在悼文〈永远的怀念〉中,细说他俩同甘共苦,风雨同路,携手走过数十年既幸福也艰辛的岁月。她称赞朱启平是一位好丈夫,也是一位好父亲。“启平正直、诚恳,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启平一向对人热情,为别人做到力所能及的一切。”“启平理智、坚强,有深厚的爱心,是我所知道最大公无私的人。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我们的家庭是亲爱、和睦的家庭。”

  朱启平的儿子朱开宇的悼文〈缅怀父亲〉提到:“战后,爸爸回到上海《大公报》时,与妈妈结识,结婚后又远渡重洋,到美国纽约,担任《大公报》驻美国和驻联合国特派记者,写了不少通讯,均在《大公报》上刊出,受到读者的欢迎,报社领导对他的辛勤劳动也颇为赞赏。”这位为人儿子的文章结尾写道:“爸爸是一位好记者,好父亲,好中国人!”

  读到朱启平妻子和儿子发自肺腑之情的文字,我的心里也油然倍添对这位前辈同事的尊敬。

点击排行